立即下载
法院组建网评员队伍不是好事
2013-06-29 20:06:12 字号: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组建了一支170余人的网评员队伍,主动依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6月28日新华网)对此,我撰文《陕西高院170人网评员队伍算不算越界?》予以回应。(6月29日时评界)

  针对拙文,某知名网友评价:我做过十年公务员,我认为,公务员参加网络事件评论有助于他们亲民。这点我持乐观态度。我们如果阻止公务员加入评论队伍,那就等于把公务员挡在门外。中国还能搞好吗?我坚决支持公务员进入网络评论队伍,也愿意让他们写得更好。团结国家才能强大。某知名法官评论员网友评价:不算,好事。

  我从不反对法官或检察官朋友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工闲时间撰写网络评论,我极其赞赏他们业余时间或工闲时间撰写与法律有关的网络评论,比如江西检察官杨涛和陕西法官汶金让的网络评论,我就多次看过。看来我的行文不够清晰,态度不够鲜明,那就直截了当表态:法院组建网评员队伍,绝不是好事。

  法院的职责是什么?是引导舆论吗?要不要组织大家学习法院组织法等法律?“依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绝不能随意组建,请告诉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依据了哪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法院组建网评员队伍“引导舆论”真是打错了算盘,依法、及时、公正的审判才是最好的引导舆论。

  网评队伍资金何来?某大网站提供了一个信息,公务员积极向他们投稿,因为组织有奖励。170人上网,要稳定这支队伍,干出成绩,奖励自然少不了。这是工资以外收入,这是纳税钱支出,法院从网络找线索反腐吗?不,他们是“网络舆论引导”,比如处理“法院的负面舆情”。引导还是误导?想想陕西的数个轰动全国案例,一切皆有可能。可惜了纳税人的钱,5毛5毛5毛地哗哗流------真拿纳税人不当回事!

  新闻发言人有没有?近年来,为了响应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一府两院都相应组建了新闻发言人队伍。看来,陕西各级法院的新闻发言人如果不是聋子的摆设,就是徒有虚名,老百姓对他们要么看不到,不认识,要么是官话套话多,老百姓老不信。新闻发言人为什么不称职,如何追责相关人员?少数新闻发言人都搞不好,就可以组建170人的网评员队伍,谁相信了?正龙拍虎的笑话知多少?

  你们到底代谁发言?退一万步,就算法院组建网评员队伍合法合情合理。“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通过向社会公众完整提供人民法院信息,化解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好吧,你们的大基调已经定调,老百姓需要的你们敢公开吗?谁敢说聂树斌案就不会在陕西发生?法院头大的冤假错案你们敢公开吗?如果老百姓需要的不公开,这支队伍又怎能取信于民,又怎能扩大网络影响力?

  不是我们不相信法官朋友,而是法院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不敢轻易相信。这些年来,法院的形象大打折扣,一些法院及法官正事不干,邪事有余,比如某些城市,法院院长和副院长被连窝端。就拿陕西法院来说,药家鑫案,周正龙案,影响都是相当不好,你要老百姓怎么相信陕西法院,相信这些法官网评员?

  再说一个陕西奇案:陕西省政府为一矿产权纠纷案函告最高法,恳请不要维持原判。2010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以《公函发至最高法谁在干预司法》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国家法律约等于零,你让老百姓怎么看?法院网评员们,你能回答吗?((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08/31/c_121936614.htm人民网:陕西政府为矿产权纠纷案函告最高法一审胜诉富商被捕)

  法院组建网评员队伍,请这些知法懂法的法院网评员们摸着良心说话:奖励下来的的网评费,你们拿着心安吗?你们可知道很多贫困老百姓需要更多的纳税钱扶持?你们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堵纳税人的嘴,替纳税人说话,让纳税人无话可说吗?老百姓需要的法律信息,你们敢一五一十回答,绝不遮遮掩掩,偷工减料吗?

编辑:redcloud

作者:李云勇

来源:李云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