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部分医院被曝药品零差价“变形”:医生暗控开药指标,花100元只能开几十元药品。据相关媒体透露,成本不足1元的注射液,售价超10倍;采购要过多道关,药价的50%竟然都是“公关费”。为了杜绝医疗系统药品的高价销售,我国多地推行了药品零差价政策,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的热议。
一、媒体关注度
二、政府医药体制
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该省副省长李红透露,下半年福建省50%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而省属公立医院,将从明年一季度起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药价有望降10%至15%,以破解“以药养医”。
然而,事实上,针对零差价政策,部分医院给医生暗下开药的控制“指标”,另外还建议医生多开各种检查费用,完成药占比的任务量。另一方面,患者也有诸多不便,多开药必须一次多开几张卡(相当于挂号)。
针对这些问题,医疗业界人士、网友、专家各抒己见。
三、舆论观点
1、业界人士:
归结于医药政策
自厦门实施零差率以来,医院的药价比市场上的零售价格要低很多,导致不少患者集中到医院来开药,节省差价。但由于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门诊药房的所有支出,包括物流、人员等都必须依靠其他方面进行补贴。虽然政府承诺了10%的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补贴的金额是有限度地分配到各家医院,补贴有限额,医院在开药上的支出大大增加。
对此,医院给医生暗下开药的控制“指标”,另外还建议医生多开各种检查费用,完成药占比在42%的任务量。
2、网友观点:
(1)、质疑医院
新浪网友“绿色有机菜菜”:现在的医生出奇的热情,小病也不厌其烦的劝患者住院。费尽心机骗患者、医保的钱财,医疗、教育腐败不除国之危矣。
新浪网友“维稳12345”:现在的医院太黑了,都是在变着花样挣钱。变着花样搞腐败。使病人真的无法承受。也不知现在国家是怎么想的。难道国家就真的不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相道理吗?现在的医院在变着花样与中央对着干。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只有取消对医院的各项考核。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才能达到真正的惠民。
新浪网友“xyr2218”:道德丧失,为了线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人的生命。有钱赶快移民!
(2)质疑政策
新浪网友“张天师530”:不知道为什么政府公开招标的药价居然是出厂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治标不治本,明明是体制问题不去改革腐败问题能够解决吗?
新浪网友“wZD1470593035”:医药改革像其它政策一样,是一群专家关在屋子里想好的,你想一刀切的政策解决各地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可能吗
新浪网友“张天师530”:不知道为什么政府公开招标的药价居然是出厂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治标不治本,明明是体制问题不去改革腐败问题能够解决吗?
3、专家观点:
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院长周建庆:药品零差价措施压缩了医院的利润空间,但没有压缩药商和中介商的利润空间,招标的药品价格比药店的零售价格还要高,导致政府、医院、老百姓面临一个“三输”的局面。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朱恒鹏:药品零差价制度会产生不良后果,不宜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不但很难实现降低药品价格的政策意图,还会扭曲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购销行为,使盛行于二三级医院的商业贿赂行为蔓延到基层医疗机构。零差价制度并不能改变卫生院卖药赚钱的局面,只是将原来的公开合法盈利转变为暗箱操作,通过返点和回扣谋利罢了。
公共卫生管理专家、福建医科大学教授郑振佺:制定药品零差率最直接目的是降低药价,但是要真正落实下去,政府有必要先把医院的账算清楚,否则又会流于形式。要在省属医院推广药品零差率,要对医院的成本进行详细的测算。医院在没有实行药品零差率之前,药品利润是多少,哪些是合理的,该补偿的要补偿到位;哪些是不合理的,该剔除的要剔除。
四、舆情点评
医疗政策一直都是大家备受关注的领域,同时,最近的葛兰素史克“贿赂门”更加促使“药价”这一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厦门部分医院被曝药品零差价“变形”引网友、专家热议是意料之中。
“以药养医”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存在,是因为当时国家财政不足以支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故而采取此政策来促进发展,这样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政策想要通过政府部门的一项政策来彻底改变恐怕是不太可能,再加上药品零差价政策损失的是医院效益,政府补贴对于医院来说杯水车薪,政府政策并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以致医生夹在患者和政策中间的尴尬位置,到最后只能出现如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院长周建庆所说的,政府、医院、百姓“三输”的局面。
医生没有地位、医院没有口碑;政府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是如众多医疗界人士所说,医生成为制度的牺牲品,从葛兰素史克事件到厦门医院暗控开药指标无不在提醒政府部门认清自身职责,重新思考我们目前的医疗卫生政策和改革思路。
编辑:redcloud
作者:彭梦汝
来源:彭梦汝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2013/07/26/820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