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高温、高温、还是高温。最近几天,伏天暑热的威力滚滚袭来。据潇湘晨报消息,7月28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36.2℃,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在内的48县市日最高气温超37℃高温线,特别是省会长沙已连续29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打破了历史气象记录。
以下为长沙七月份气温曲线图:
以下为湖南近期有关高温新闻:
二、由高温引发的各类舆情
高温,或许看上去是一自然现象,但这一现象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并且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这些都值得重视:
1、29日上午11点,湖南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干旱橙色预警,全省33县市已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16县市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未来干旱将进一步发展。而干旱又引发饮水困难、农作物枯死等问题。
以下为各市州受灾情况一览:
地区 | 相关新闻标题 | 来源 | 日期 |
辰溪县 | 红网 | ||
湖南 |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 ||
怀化 | 新华网 | ||
双峰 | 红网 | ||
凤凰县 | 央视 | ||
祁东县 | 红网 | ||
会同 | 红网 | ||
湘西 | 红网 | ||
衡阳 | 红网-潇湘晨报 | ||
邵阳县 | 红网-潇湘晨报 |
以下为网友观点摘录:
新浪@北京赵雪:又是一个大旱大涝的年头啊
新浪@小四四爷:真的很久没下雨了
新浪@老范说天下:全国多地闹干旱,亩数一千六百万,稻田里面竟裂子,缺水真的不好办
新浪ptyjj4:我要融化了
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下:
地区 | 应对措施 |
湖南省 | 省水利、财政、农业、气象等部门已分别派出工作组,到各市县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
怀化 | 主要领导深入抗旱一线指导抗旱,各县(市、区)联系乡镇的县领导纷纷奔赴抗旱一线指导。 |
郴州 | |
邵阳 | |
衡阳 | |
岳阳 | 8月或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
邵阳 | 多部门送水进村抗干旱 |
衡山县 | 人工增雨缓旱情 发射火箭弹4枚 |
双峰县 | 基层干部为农民抗旱昼夜守水 |
湘西 | 气象部门积极应对 |
2、有关人文关怀是高温舆情的焦点所在。炎炎烈日下,如环卫工人、电力工人、交警等这些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们,也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
以下为相关报道详情:
怎样为高温劳动者送去一片“清凉”,也是舆论焦点所在。“给环卫工人腾个乘凉地”也成为了网上的热门话题,以下为网友代表观点:
网友“那年夏天_我哭了”:环卫工用劳动换来了城市的清洁,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
网友“王郁松”:炎热盛夏将至,当您在街边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请送给他(她)一瓶矿泉水吧!
网友“伈雨”:希望环卫工作业时能有“像交警一样能歇凉的小房子”。
以下为各地“人文关怀”详情:
地区 | “人文关怀”详情 | 时间 |
湖南 |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沙管理处领导分6组,到处属各单位慰问高温中坚守一线、辛勤工作的工作者,给他们送去了防暑降温的凉茶, | |
湘潭岳塘区 | 湘潭市岳塘区委常委、副区长石龙与区城管办、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板塘铺,看望了在高温酷暑中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市容环境监督员和城管执法队员,感谢他们辛勤劳动的同时,为他们送去了夏季防暑物资。 | |
长沙县 | 县政协常委、华润湖南双舟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利平率公司员工,载上满满一车防暑物资,上路慰问城区的交警。 | |
长沙 |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一行,来到城区各路口,慰问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公安交警和文明交通劝导员。并送上了西瓜、凉茶、毛巾、药品等防暑降温物品和慰问金。 | |
娄底 | 湖南百特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立群率员工来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给冒着高温战斗在一线的交通民警送来凉茶、养生杯、防暑药品和矿泉水。 | |
湘潭雨湖区 | 区长何锋看望慰问雨湖环卫工人,并为他们送去了一份关爱 | |
长沙芙蓉区 | 区总工会全面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 |
邵阳县 | 邵阳县总工会领导来到“邵塘一级公路”施工现场、县城各街道垃圾站等,慰问高温天气下坚持工作的一线职工和环卫工人,并为他们送去了2000余盒藿香正气水、1500余盒人丹。 | |
临湘 |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伍华带领市总工会一班人深入我市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地和企业给一线工人“送清凉”。 | |
鹤城区 |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曹伟志在区委副调研员、区总工会主席柳少牧的陪同下,带领区总工会慰问组一行,顶着烈日来到在建的区属重点工程施工一线,看望慰问了奋战在高温下的一线工作者 | |
长沙望城区 | 区委书记谭小平一行冒着高温深入我区龙湖体育公园、万家乐壁挂炉、旺旺东路、高域·自然城等重点工程项目现场,亲切慰问工程一线干部职工,并为他们送去了防暑降温慰问品,也送去了这炎炎夏日的一丝清凉。 | |
湖南 | 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黄新民和郴州市总工作人员一道来到郴州钻石钨有限公司等企业,给一线职工送来了防暑降温物资,帮助他们消暑度夏。 | |
湖南 | 武警湖南总队政委贾龙武顶着烈日来到武警湖南总队直属支队岗亭,送上防暑慰问品, | |
长沙 | 长沙市人大机关党组副书记涂克平一行走上街头,来到岳麓大道与金星大道交界的十字路口,看望默默奉献、挥洒汗水的一线交警,并送上“清凉”物资。 | |
长沙望城区 | 区委副书记、区长孔玉成向重点工程一线干部职工送去慰问金。 | |
湘潭县易俗河镇 | 易俗河镇工会带着对露天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环卫工人的深情关爱,深入一线开展为环卫工人送去了“清凉” | |
长沙雨花区 | 市信访局、区机关事务局、区国税局、区科协分别送来了防暑药品和物资,慰问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环卫一线职工 | |
长沙 | 市安监局准备的300份高温防暑物资,发送到一线公交司乘人员手中,对他们高温下坚持工作表示了慰问。 |
3、高温情况下,公务员缩短工作时间,也激起网友的大讨论。以下为网友的主要观点:
(1)与底层劳动人民相比,这是公务员的特权?
腾讯网友“冷心冷面冷人”:你们是否也想过在烈日下的打工人,他们不止八小时。
腾讯网友“松海听涛”:不要和公务员比休息,应当和公务员比贡献;不要和公务员比收入,应当和公务员比身体;不要和公务员比酒量,应当和公务员比肝脏;不要和公务员比二奶,应当和公务员比双规;不要和公务员比房子,应当和公务员比良心;
新浪网友“美果2013”:空调房待着,冷气吹着,茶喝着,报纸看着,这就是公务员的上班,有多高温,有多热,看看那些高温天气依旧在室外辛苦工作的人,你们简直就是一群没脸没皮的寄生虫。
(2)既然白天热,为什么不调到晚上?
腾讯网友“雨中奔跑”:为什么是提前下班而不是延后?让那些上班的人可以在18点以后也能办事?干脆你们别上班了,统统下岗吧。
腾讯网友“易拉罐の纞”:晚上凉快,怎么不调到晚上?农民工太阳底下晒一天怎么没人说“天气热,等阳光弱了再干活。”
腾讯嘉兴市网友路:1.如果要错峰的话下午时间可以改为16:00-19:00,这样可以方便很多人?2.加剧交通拥堵是不是间接说明公务员太多了?3.中午3点以前来办事的人员稀少,是因为来的人少还是不给人办理?官爷就是官爷,提的理由没一个不牵强的!
(3)还有网友进行了深入分析:
新浪网友“人民领袖毛润之”:同工不同酬将员工分成了三六九等,就是对劳动者的歧视,人为制造了社会不公。这些简单道理,用人单位并非不明白,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受经济利益驱使:雇用临时工、劳务工,同工不同酬,可以大大减少单位的薪酬开支,降低用工成本。而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给他们雇用廉价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法律法规落实不严、监管乏力,给他们实行同工不同酬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此,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昭晖也认为,因为高温原因就减少公务员的工作时间,其合理性、合法性都有待商榷。
4、“高温补贴”、“高温假”等相关高温福利也随着温度的升高成为舆论焦点,潇湘晨报报联合大湘网进行了“你的高温津贴领到了吗?”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没有领到高温津贴。
以下为网友观点:
@农夫许晶:火炉对农作物的影响太大了~是否农业更应该有高温补贴呢?@中国乡村之声@农业博士
@又吃米薛镈怀:长沙是被称火炉的城市中经济最弱的一个,所以在这里你经常可以坐上顶着四十多度高温却不开冷气的的士,总说空调坏了的公交,遇上绝大多数连风扇都总是坏的大排档,走进一到夏天就频繁检修而停电的小区
@Victor在路上:这是正事儿~并且要问问为啥机关吹着空调还早下班,同一楼的保洁还工作,街上的保洁连钱都不发~
@持钥匙的人 :全国都热成这德行了! 就关心一事:这高温津贴能落实吗?
@小米熊熊不爱蜂蜜:工资能发全就不错了,还发高温费。
对于高温津贴的“落空”,专家有话要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认为,高温作业相关法规不到位是一方面,有关部门对高温灾害天气的认识滞后,对高温劳动保护的观念淡薄,是造成执行难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现在更为关键的问题,不是高温立法层级或者法律法规有多少,而是如何执行落实的问题。”王敬波说,有关部门对高温维权的不重视甚至漠视,就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和侵害。在王敬波看来,对于高温津贴在内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关部门或存在不报不纠、被动甚至是消极执法的问题。
“不管法规政策是否完善,应对高温灾害都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地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相关部门除了及时发布高温预警,还有必要设立和开放纳凉场所,关注可能受灾的重点人群,确保和监督建筑工地等户外工作场所及时停工、错时上班。”王敬波说,目前,许多人对高温天气的关注,还停留在单位有没有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这是对高温劳动保护的一种肤浅解读。
“要把高温天气当成可能发生的公共灾难,而不能仅看作为一场自然灾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制定政策和监督执行上完善救灾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温劳动保护工作。”管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说。
“国家应该制定更加细化、操作性更强的法律法规,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执法力度,转变执法观念,应由劳动者投诉为主的被动执法方式转变为主动监察。”同时,王敬波认为,落实高温下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执法、企业的严格遵守,也需要劳动者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高温条件下作业,要了解和清楚新办法内容,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现用人单位有违规行为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5、其他高温舆情
如下表:
高温舆情 关键词 | 相关新闻 |
物价上涨 | |
电负荷创新高 | |
绿化带“受伤” | |
车“自燃” | |
高温门诊 | |
虫害 | |
“懒人经济” | |
鞭炮、烟花停产 | |
人易烦躁 | |
生命安全 | |
机票 | |
食品卫生 | |
其他 |
三、媒体观点
城市应多些高温纳凉点 中国新闻网
摘要: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温也是种气象灾害,应该积极应对。地铁纳凉之争,其实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城市现有的公共纳凉点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各地应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多为群众提供“阴凉庇护”。
链接:http://www.wumii.com/item/slMPXeDQ
对高温灾害需普及常识明确责任 新民网
摘要:此前,一些政府部门对社区老人避暑问题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地铁方面就表示,今年会对进地铁站避暑的群众采取宽容措施。而一些社区也下拨了电费补贴,让社区老人日托所、活动中心开空调,为老人们提供避暑地。但类似的行动毕竟不是全市性的,也没有明确的规范,还属于“可做可不做”的范畴,这显然不利于全市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防范“热灾”。
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8757/2013/7/30/1043154.shtml
为保工作活力,“高温津贴”也要与时俱进华声在线
摘要:高温无情人有情。千万莫让户外工作者在炎炎夏日中既流汗又流泪,高温补贴与时俱进正当时也。
链接:http://opinion.hexun.com/2013-07-30/156632346.html
高温何时是个头? 放个高温假天塌不下来 青年时报
摘要:极端高温,对于杭州市民来说已成常态!此时,我们关心的不再是每天发布在各个媒体上的高温数字,而是,这样的高温何时才是个头!还有那传说中的高温假。
链接:http://news.hz.soufun.com/2013-07-29/10632784.htm
高温下的休息权比高温补贴更重要半岛都市报
摘要:企业人性化管理,设午间高温休息室,为农民工宿舍设定温空调,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者的集体归属感,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应有的远见卓识。
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3-07-29/156577031.html
落实高温津贴不能坐等投诉 南湖晚报
摘要:要确保高温津贴真正落实到位,既不能指望企业自律,也不能过于迷信法规的权威,更不能指望劳动者自我维权,而必须依靠严格监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多深入各企业走访调查,看看那些在高温环境下坚持工作的劳动者,到底有没有真正拿到高温津贴。这样,高温津贴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才会不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链接: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7/29/content_1865769.htm
高温津贴不应是雾里看花 荆楚网
摘要: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人们酷暑难耐,高温津贴是一种福利,但是高温津贴一直不变,甚至还有人拿不到,高温津贴与现实形成了强烈差距。为了让辛苦的劳动人群感受到国家的福利待遇,高温津贴应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与现实保持一致。
链接: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307/t2651384.shtml
少谈“火炉城市”,多问高温权益 潇湘晨报
摘要:长沙果真“火炉”否?必须更清醒地意识到,将一些城市定义为“高温”或许是容易的,但它远不止越来越坏的自然症候,而指向更多现实的改变话题:譬如怎样提高城市对高温的整体预防与抵御能力。还请少谈“几大火炉”,多问高温权益,围观者在议论“火炉”排名,更是在表达高温权益的简单诉求,这理当被更多人所听见。
链接:http://news.sina.com.cn/pl/2013-07-19/110127714615.shtml
四、国外经验
1、北欧:带薪“热假”
北欧人只要气温超过35℃,他们就可以放假休息,而且为了不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些国家还把热假作为法定的带薪休假写进了劳动法。
2、纽约:“凉爽中心”
面对热灾,纽约在全市建立了338个“凉爽中心”,这些中心就是具有制冷设备的大型室内场所,它们一般设在社区公共场所。
3、华盛顿:发电风扇
相比之下,华盛顿的避暑做法最实惠:免费向低收入者家庭发放电风扇,并保证流浪者庇护所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
五、舆情点评
高温下,市民受着“烤“验,执政者受着考验。高温舆情并非激烈冲突,但有效解决,更能体现执政者的关怀民生,为自己执政加分。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应对这些,解民之难,转变执政观观念,推进政府职能服务转型,这才是树立政府公信力、强化自己执政合法性的根本。
人文关怀是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呈现方式,这个夏天,多地的持续高温,聚焦了太多民生的艰辛,然而,这也给政府服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如提供高温福利:高温补贴、高温假,更多地关注那些在高温下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多给环卫工人一瓶水、一片阴凉,实施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时间表,这对政府来说,只需加大一点灵活性。对工人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是才能做到体贴入微、感动人心。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一种姿态,常常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善于在人们群众需要的时候来一个雪中送炭,即使只是一点小小的关心和体贴,也会给政府公信力加分,为搞好党群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与“环卫工人未穿反光背心被辞退”式的刚性执法相比,效果有天壤之别。大海能容纳百川,是姿态最低。对政府来说,并不是要给予百姓多少,而是想群众之所想,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制定真正的惠民对策,才能真正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群众路线的精髓所在。
编辑:redcloud
作者:综合
来源:综合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2013/07/30/820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