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东方之星”被打捞扶正。(来源:@长江日报)
“东方之星”翻沉事件,至今没有出现大规模网络谣言,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经分析总结后认为有这样几个关键因素,有关这一事件的各种信息公开透明,高强度、高频率曝光,职能部门与主流媒体、网站合力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舆论,广大网民努力强化网络的“自净”功能,尽可能地消除了谣言产生、传播的土壤。
第一时间公布救援信息
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救工作;李克强总理就救援工作作出批示并急赴现场指挥搜救。
从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6月2日7时左右,交通运输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12时左右,空军派6架飞机赴长江沉船地域侦察救援,第一批潜水员抵达现场,开始下水施救;12时30分,沉船游客完整名单公布;12时52分,一位65岁老人被潜水员救出;13时左右,海军从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海军工程大学抽调组成140余人的搜救力量;15时30分左右,中国气象局表示可以肯定发生了强对流天气,武警湖北总队、湖南总队共派出1000余名官兵、48艘救援船;17时13分,武警湖北总队第二梯队1000人赶到现场救援;17时30分,“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举行;20时30分,中国气象局分析认为沉船事发时段当地出现龙卷风,风力12级以上,南海舰队55人救援分队赶赴现场……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救援力量迅速启动,形成紧急救援的时间轴,经最快速度在国内外传播,最大程度地挤压了网络谣言滋生蔓延的空间。
坚持开放态度和信息服务
网友在关注救援的同时,十分关注事故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马凯副总理6月3日晚在监利主持召开国务院工作组会议时指出,要严肃认真开展事件调查,确保拿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件调查报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6月3日也透露,事件的调查工作将坚持按照“决不护短、决不掩饰”的原则开展。
通过反馈可发现,这些坚决的表态,有效地引导了网络舆论。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对外媒开放的态度。
6月3日一早,有的日本媒体还在炒作所谓“中国管制媒体”。但就在当天上午,中方专门组织美联社、NHK、《读卖新闻》等20多家外媒进入沉船核心区采访。
日本TBS电视台6月3日18时30分播发新闻称,“中国政府竟然允许外国媒体到救援现场采访,并且还为外国记者准备了船只,真是前所未有”。
在事故现场召开的十几场新闻发布会,及时供料、供生动的料,也使媒体感到有内容可报,让网民感到有东西可看。
主流媒体承担主导责任
在此次突发事故中,各主流媒体坚守专业精神,多方合力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不留给网络谣言生存空间,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动态播报灾情: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示、电视直播、动画动漫等多种形式,让网民及时了解救援情况。
二是加强信息策划:除及时发布救援信息外,媒体还发布《救援倒扣客船三大难点》《水上沉船逃生自救手册》等专业信息,及时消除网民心中疑惑,避免“杂音”的出现。
三是突显救援细节:“湖北监利的士系上黄丝带为沉船者家属义载”“潜水员官东让出氧气罩被卷进深水区”等细节报道让网民感受温情。
四是及时通报诈骗短信,如“家属微博寻亲却引来诈骗短信”等。
五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多数媒体24小时不间断值守,密切关注救援信息,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微博确保了救援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
六是在报道中不用“打捞”“尸体”等词汇,不将镜头对准遇难者遗体,将“灰”“白”设置为信息发布平台的主色调,停播娱乐节目等媒体行为,均体现尊重生命、生命至上情怀,赢得网民充分认可。
网民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本次突发事故灾难中,广大群众自发形成的众志成城、精诚团结的凝聚力不可忽视,这也是遏制网络谣言的有力武器。
面对“来势汹汹”的质疑,许多网民自觉展开大规模的“反击”,有几个例子给人印象深刻:
一是潜水员官东救人事迹遭到一些质疑,网民在为官东“点赞”的同时也指出,“出事时,赶往一线救援的是人民解放军,不是‘公知’也不是‘键盘侠',这些人非但不能帮忙还制造网络戾气,可恶至极”。
二是面对有关沉船打捞、扶正等质疑,多数网民呼吁理性分析实际情况,“请'键盘侠'息声吧,全国顶尖的救援力量都去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将远远超过你们这些只能打字的,别再添乱了”。
三是给予救援客观评价,网民的一则帖文很有代表性:“中国政府为了400多条生命,罕见责令三峡流量从每秒1.7万立方米降至7000立方米。这条新闻淹没在茫茫微博中,虽不起眼,但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大国的态度。她是我们每天各种指责各种不满的中国,也是我们如今无比自豪和荣耀的中国。”
四是网民大声呼吁凝聚共识:“越是在危难时刻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有党中央、国务院做坚强后盾,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
带给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启示
在6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信息,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这为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
通过“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未产生大的谣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程度。以完全公开透明的方式回应媒体和公众,动态发布最新鲜、最准确的信息,回应公众的质疑和恐慌,如公开救援方案;召开新闻发布会,根据救援进展持续发布动态的汇总信息,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应进一步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新闻媒体要迅速传播真实信息,加强议程设置,通过发布权威解读,做好科学知识普及,消除公众疑虑;总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信息发布平台的特点,根据各自的特性和受众的特点,制定差异化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模式,使舆论引导行之有效;及时过滤虚假信息,如诈骗短信等,消除其潜在危害;第一时间揭露各种谣言,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应进一步促进网络“自净”模式开启。防止谣言滋生蔓延,需要提高网民自身舆情素养,不造谣不传谣,并对各类质疑与撕裂社会共识的言论予以有力回击,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营造公正、客观的网络舆论环境。
编辑:redcloud
作者:齐思慧
来源:齐思慧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2015/06/17/819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