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1):下调GDP目标成为共识
2015-12-17 16:51:34 字号:

  农历新年刚启,中国迎来全国两会。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2015年全国两会自此拉开帷幕。在此之前,媒体对全国两会已进行预热,“2015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在网络上热传,反腐倡廉、环境治理、深化改革成为两会媒体报道热点。

  观察近日全国两会舆论状况,我们认为,目前两会热点频出,相关议题网民参与意愿强烈,代表、委员所提提案议案务实、反映民声。


  两会“热”

  热词——四个全面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官方舆论场开始聚焦“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轮番推出重点稿件,大有将之锁定为今年两会重头议题之势。自此,“四个全面”成为媒体在报道全国两会时的聚焦方向,同时引发外媒热切关注。

  专家学者和即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

  香港《南华早报》、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爱尔兰时报》网站等国外媒体就“四个全面”话题展开报道,该词成为最热门的中国政治词汇。


  热句——“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

  3月2日下午3时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反腐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发言人吕新华:“有媒体称,反腐风暴不会停止,最近将有更大的‘老虎’落马,请问怎么理解更大的‘老虎’?”吕新华回答再现“你懂得”式金句:

  “我个人认为,再猜测还有没有更大的老虎,这个没有意义……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查不出的、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一词成为今日全国两会网络传播关键词,吕新华上述回应语句也频频出现在微博、微信和新闻评论中。网友“澳洲老发”发表感慨称,看来反腐倡廉“好戏”在今年啊!而网友“石述思”不无调侃地说,铁帽子王”风行两会舆论场,证明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目标仍是反封建,没有之一。更多网友则和网友“竹叶青一坛”一样表达,把反腐引入更深层次的制度化,不受已有的权力而打折扣,这才是阳光政府,法治国家。


  热议——治霾

  2月28日上午8点左右,一部《穹顶之下》的视频上传到人民网,随即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穹顶之下》在社交媒体的热传,让网友都来不及关注即将召开的“两会”国是热点,而将注意力重心转向雾霾。网络传播研究人员指出,《穹顶之下》的热议,除了网络大咖、名人、草根、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外,更多的只是充满着各种情绪在互联网中传播。

  《穹顶之下》短时间内引发社会各界对雾霾问题的关注,各地代表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达对治理雾霾的想法,雾霾治理表现出全民参与之势。以下为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言论摘要。

  广东代表团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只要全社会,尤其是环境污染的生产者下定决心,三年就能解决雾霾问题,没有破坏环境的源头,就不会不好。对企业而言,政府提高环境标准是一方面,但企业的自律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展。

  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中国环保目前存在收费太多,却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其实雾霾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西方国家汽车比我们多,烧煤比我们多,但是空气污染比我们少,这说明污染是有解决方法的。相关部门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光收费。

  广东省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

  雾霾污染涉及到庞大的工程,是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以汽车尾气为例,它涉及柴油、汽油质量指标的问题、排放的问题,它是一系列问题的汇合。而且方方面面牵涉众多利益,比如每个省都有经济指标压力,空气是大家的,但指标又是自家的,局部有自己的考量标准,就形成局部与整体的矛盾。治理雾霾污染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必须国家层面制定措施,甚至牺牲经济指标才能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

  现在一个趋势是,其他国家旅游吸引到的境外游客逐年上升,我国从2012年以来却逐年下降。造成这个趋势的原因据我们分析主要有三个:首先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外国人入境旅游成本相对之前高一些。第二就是雾霾的影响,现代人旅游都很讲究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我国现在的天气状况,包括雾霾也会对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造成不小的影响。第三是现在我国的入境手续相对繁琐。尤其和周边国家、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手续多且复杂。这是目前制约我国旅游发展的三大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戴晓雁:

  燃油是雾霾污染重要来源,燃油消费税应用在大气治理方面。由于各个省区的情况不一,如果能按比例返还消费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可能效果会更好。


  热点议案/提案——废除嫖宿幼女罪

  全国两会召开,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提案、议案被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就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和性侵事件防范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他们建议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加强立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填补法律法规制度空白。


  热点前瞻——GDP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个界别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适当下调GDP目标已经成为共识,7%左右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数据。

  地方官方人士和各领域学者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淡化GDP是主动承认和适应新常态的表现,不仅有利于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腾出空间,也有利于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前述官方学者也认为,未来的GDP将是绿色的GDP,高耗能和粗放式的投入将逐步得到矫正,创新和创造将成为主要经济动力。

  民生证券的最新研报提出,维持2015年GDP7%的增速需要近13万亿的基建投资,而预算内的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和预算外的融资平台等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资金需求,该研报估算2015年基建投资缺口大约为4.5万亿。


  两会专题分析

 

  

  2015“两会”今天拉开帷幕,历年来“两会”都是新闻媒体聚焦的热点,各大网站都会推出“两会专题”,在内容策划、形式创新等方面竞相发力。“新常态”是2015全国两会“最高频”词语,各大网站“两会”专题也以它为主题,其次“改革”和“四个全面”也成为一些网站两会专题的主题。下面对人民网、新华网、新浪以及红网这四家重点网站的两会专题进行分析比对。

  

  1.红网“两会”专题:新态2015中国



  点评:红网“两会”专题相较于其他网站具有地方特色,不仅设置了“两会公告”、“两会全景”,还有“聚焦湖南时刻新闻”等湖南相关两会消息,“新态2015中国”这个主题直观的表现了今年“两会”的特点。


  2.人民网“两会”专题



  点评:人民网“两会”专题没有像其他网站一样设置主题,而是把沿用了往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个独立的专题。虽然没有设置主题,但“两会调查”、“两会大数据”等栏目深受网名关注,网民能够更好的读懂“两会”、并参与其中。


  

  3.新华网“两会”专题:深化改革突破前行



  点评:今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新华网的“两会”主题表现了这点,通过深化改革从而乘风破浪。专题栏目除了“两会公告”、“特别报道”、“提案议案”等报导,还设置了“网民献策”让网民能够参与到“两会”中来,为“两会”收集更多的声音。

 

  4.新浪网“两会”专题:革故常新



  点评:新浪网“两会”专题以“革故常新”为主题,最为全面的概括了今年“两会”的主题“改革”和“常新”。专题栏目设置了“聚头条”、“焦点视觉”、“看点2015”、“现场2015”这几个板块,内容和其他网站专题相比较薄弱。

  除重点分析的四个网站外,其他网站的专题也各有特点,中央性网站“两会专题”和本网站的特点相关,如中国青年网“青春中国梦奋斗新常态”具有青春活力;中国网“国计2015善治”突出“善治”,而依法治国是善治的必要条件。而四大门户网站则主要表现“新常态”这一主题,红网、华声在线等地方性网站则密切的关注本地两会新闻,具有地方特色。


    相关文章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2):看环保执法如何突破前行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3):个税改革能否解分配困局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4):简政放权在点赞中前行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5):舆论聚焦义务教育延伸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6):舆论聚焦法治质量提升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7):反家暴立法民心所向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8):“全面二胎”还有多远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9):如何优雅老去?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10):舆论热议医疗改革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11):食品安全引舆论场共振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12):舆论热议立法禁烟
    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13):传统文化保护呼声热烈


编辑:redcloud

作者:袁思蕾 谭婷

来源:袁思蕾 谭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