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3月18日,媒体报道,山东济南查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二类疫苗案。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山东广发协查函。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3月19日,非法经营疫苗案300条线索公布:共涉及24省份。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3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查处工作的通告。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名单,通过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3月21日,食药监总局、公安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通知,要求各地成立联合调查组,尽快查清非法经营疫苗涉案产品来源去向。9家药品批发企业涉山东“问题疫苗”案被通报,一名疑似卖家被控制。
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3月2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涉案药企新增4家,目前增至13家。国家卫生计生委邀请部分专家就疫苗问题举行媒体吹风会。
3月24日,公安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针对“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谈“问题疫苗”事件处理进展。
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检察机关将与食药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加强沟通,主动介入侦查,依法严厉惩治非法经营疫苗犯罪行为。
截至3月25日15时,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相关新闻报道7790篇,微博文章501篇。微信相关文章近万篇。由@澎湃新闻发起的#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微话题阅读量高达1.9亿,有12.6万人参与该话题讨论。《疫苗大案300嫌疑人名单曝光,有你的经销商吗?》《郑渊洁:我从1995年起就不信任疫苗》《关于「问题疫苗」的所有问题,丁香医生给你答案》《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签发疫苗报道的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疫苗之殇:一针疫苗带来心灵阵痛的二十张纪实照片》等多篇微信文章阅读量达100万+。随着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搜狐等诸多主流媒体的介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迅速引发民众高度关注,引爆舆论场。
二、舆情走势
在该事件中,舆论的走向呈一步步深入发酵趋势。从最初的舆论矛头对准非法贩卖问题疫苗的庞某卫母女和背后非法经营的企业;到后来对国家监管部门职责的质疑和对监管人员失职的强烈指责,舆论进一步扩展,引发了公众翻旧账,民众舆情走向恐慌与不安;再到政府专家出来解答,破散谣言,舆论才逐渐趋于理性。在此过程中,媒体发布大量评论、专家发声解答,稳定了民心,引导了舆论走向正面。如新浪爱问医生发起的#解读问题疫苗#的微访谈活动,为网友们科普疫苗常识以及解答补救措施,消除很多疑虑。舆论方向走向正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官方的高度重视和合理应对。事件一经曝光,就在短时间内查出了问题疫苗所涉及的省市,并及时公布了问题疫苗品种名单和涉及其中的问题药企。截至3月25日,舆情事件逐渐降温,只等官方处理结果和补救措施。
此次事件在社会民生得不到保障和国家监管体制漏洞的背景下,极具警示意义。从“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到这次的“问题疫苗”,民众因得不到应有的民生保障而再次提起了紧张的心。特别是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在一些婴幼儿及少年的家长中引起强烈不安。
山东疫苗事件引发舆情的一波三折,舆论在22-23日两天内出现三个阶段,两次反转。
阶段一、情绪爆发。22日,一篇名为《疫苗之殇》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这篇2013年在南方都市报刊登的报道,因为“问题疫苗”时间曝光又再次被媒体推送到了网友面前。一时之间引爆舆论场,引发了社会民众对疫苗的极度恐慌。
阶段二、反情绪占据上风。而接下来一篇名为《每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的文章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朋友圈的推广下,阅读量迅速破万。文章直指《疫苗之殇》过于夸大其词,认为某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影响力将毒疫苗造成的恶劣影响放在“问题疫苗”事件中,完全混淆概念,造成大众恐慌。同时,另一篇微信文章《“疫苗之殇”是在胡说八道》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文中以辟谣体详细解释了疫苗种种,认为报道严重偏离事实、漏洞百出。仅半天时间,舆论方向开始出现逆转,媒体被指煽动舆论,转发的人还被讥讽为文盲。这三篇文章的迅速传播将此次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舆论场环境也因此变得复杂。
阶段三、逐趋理性。23日,此类对事件本质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增多。一篇呼吁《捍卫民众的疫苗恐慌权》的文章发布,认为不论公众是为何恐慌,都应该捍卫民众的恐慌权。这些文章思考疫苗问题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深度报导缺乏和自媒体自由化和分散话传播特点,反思媒体责任以及舆论引导的缺失,认为媒体应该发挥揭露真相的责任。舆论又再次出现反转,但已从情绪爆发和反情绪占据上风变为理性深入探讨为主。
根据舆论的呼声,22日晚间,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失效疫苗并无毒,山东疫苗案和疫苗本身是两个概念,需要分开。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也于当日发布通报表示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24日,在公安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针对“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上,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表示:“大量疫苗长时间流入非法渠道,监管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监管存在漏洞。”根据事件的进展,民众的关注依旧很高。但舆论在国家的合理应对和引导中已由愤怒、惊恐不安开始变得理性。
三、媒体评论
随着事件进入舆论发酵期,各种舆论纷纷而出,疫苗接种方、官方、专家等不断通过微博、网站新闻发声,引起各种舆论观点涌出。在民众陷入疫苗恐慌的背景下,媒体呼吁舆论保持理性,静待官方调查结果;官方在追责的同时,也要反思漏洞,审查自身监管问题。媒体评论观点如下:
一是无良贩子可憎,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新华社评“山东疫苗案”表示:主犯能在缓刑期重操旧业,令人愤怒。并在当日连发追问评论,指出“问题疫苗”暴露的不只是“贩子”无良,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北京青年报》发表《严查“杀人疫苗”更应升级行业监管》评论指出,监管部门在疫苗资质监管环节,为巨量“杀人疫苗”最终流向市场,打开了关键的第一道防线。由于有关方面执行疫苗经营和流通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严,监督、把关和审核不到位,导致庞某卫非法经营的大量“杀人疫苗”流入市场,折射和凸显出现行疫苗监管体系存在着很大漏洞。
二是在追责的同时,应该反思漏洞,警示升级行业监管。《新京报》在发表的《山东疫苗案:那责任之重,那锥心之痛》中表示,疫苗本是防疫功能,却引发问题恐慌。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的曝光,暴露了二类疫苗流通上下游的漏洞,而比起追责更重要的是反思漏洞。凤凰网评论指出,应该查查“杀人疫苗”背后有无渎职。在事关生命的问题上如此松懈,出了涉事人员对安全的漠视外,最主要的问题,恐怕在于当地的监管部门对于疫苗流通领域的监管过于怠慢。随后,新华网、中国网、环球网等进行了转载。
四、网友观点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一经曝光,民众关注度极高,随着事件的舆论发酵,激起了民愤,纷纷表示要“严惩非法疫苗的销售商”,不少专家、权威人士则表示“呼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关注后续处理”,还有部分网友则表示“对监管部门的质疑”、“望相关部门升级行业监管,弥补漏洞。”
1.严惩非法疫苗的销售商
@太阳味:非法疫苗,人命关天的大事涉案人员,呼吁严惩,重典去乱,严防类似事件重演。
@麦吉丽小路:能不能把这些相关人渣都抓住严惩啊!孩子是无辜的啊!
@encyna:前年在医院里看到好几个孩子因打狂犬疫苗致残的,真心可怜孩子、可怜父母。孩子这一生就毁了!强烈建议严惩凶手!
2.呼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关注后续处理
@青马二队刘珊珊:我们需要一个交待,而不是一再的糊弄。此时最先想到的应是如何弥补,而后再追责。至于追责应要彻底的明白的和我们一个交待,不能不了了之。
@朱林子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已经注射过的孩子该怎么办?后续怎么处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
3.对监管部门的质疑
@稀土部队:中国疫苗安全问题,前科累累,现状堪忧。面对如此众多关于疫苗的恶性案件,国家监管在哪?为什么类似的事情屡禁不止?在生产、流通的环节上如何从制度上阻止恶性案件的发生?
@脊梁80130:可见药监市场有多乱,一名带罪的犯罪分子能经销25种疫苗,监管部门都是临时工吗?
4.望相关部门升级行业监管,弥补漏洞
@娜娜:“问题疫苗”事件暴露的监管漏洞更需要重视啊,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反思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这种事件重演!
@净化空气的使者:要以此为契机,坚决查处相关监监部门的不作为的问题。
文/李雯洁
编辑:redcloud
作者:李雯洁
来源:李雯洁
本文链接:https://yuqing.rednet.cn/content/2016/03/28/819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