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概述
2月24日,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六集《家国情怀》中的主人公——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以“院士直播带货1小时卖25吨土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为了帮助云南澜沧的乡亲们脱贫,朱有勇院士不放弃任何一个推介云南澜沧土豆的机会。为了推广云南澜沧的土豆,他曾在全国两会时把土豆带进人民大会堂现场,在全国各大媒体面前进行展示。在1个小时的直播中,最终获得卖掉25吨土豆的丰硕成果。
据舆论关注走势图可知,自24日登上微博热搜榜后迅速达到舆论高峰。截止至2月25日,据红网监测系统显示,相关信息达37863条,其中微博占19110条,客户端10282条,微信4062条,论坛341条。#院士直播带货1小时卖25吨土豆#微博话题获得1.6亿阅读量,讨论数高达1.1万。由央视官方微博号发文直言“为他点赞”,微信推文《院士直播带货1小时卖25吨土豆,网友评论亮了》均获各大媒体与网络大V的转发推广与点赞。而广大网友面对这么拼的院士,直呼点赞朱有勇院士为良心主播,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总体舆论关注走势图)
真正的院士应该脚下踩着土地,眼睛目视前方,而不是只关注着笔杆子下的成就。前一阵子引起舆论风波的“茅台院士”仍留在大家的印象中,拥有众多学术成就的她评选院士,却遭到网民、媒体的质疑。而从此次热搜关键词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两会”带“土豆”到“人民大会堂”“直播带货一小时”,“朱有勇院士”助力“云南澜沧”“农民脱贫”,便可以看出朱有勇院士不同于单纯的理论的创造者,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脚底带泥的探索者。从“熟悉切土豆丝”、“好吃”、“新鲜”、“良心”、可以看出网民舆论呈现出对朱有勇院士的赞赏态度。
(搜索关键词云)
二、媒体文章
经过8年持续奋斗,2021年我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全面胜利。对于在脱贫攻坚战中所付出汗水的科技工作者,以这么敢拼的朱有勇院士为主要代表人物,央视为主体的媒体不仅纷纷发文为他们点赞,更是从深层次挖掘背后成功的经验,其中“电商+农业”的品牌创新模式,无疑是最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一点。
1.对千万扎根于农村,付出汗水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肯定
在央视新闻《院士直播带货1小时卖25吨土豆,网友评论亮了》报道一文得到各大媒体官微转发,其中评论道,为帮助云南澜沧的乡亲们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拼了!向朱有勇院士和千千万万扎根农村,付出艰辛与汗水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2.扶贫先扶智,“电商+农业"品牌创新模式值得借鉴
《54万网友围观“农民院士”卖土豆: 25吨“比脸大”土豆一小时售罄》、《院士1小时卖25吨土豆背后:消费扶贫如何一步步蹚出脱贫新路子?》文中提及,在不同的场合,朱有勇都卖力的推介着澜沧土豆。在一次次推介背后,院士也不断完善其中的缺漏,逐渐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售卖,电商班开设和院士直播带货,为澜沧土豆等农特产品构建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闭环。从自己租地种土豆,让农民先看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到开免费培训班,手把手教大家种植;再到澜沧土豆、林下三七等澜沧品牌的推广,再到直播带货1小时狂卖25吨土豆;朱有勇在实践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脱贫新路子。
三、网民观点
在《家国情怀》脱贫攻坚纪录片中,朱有勇院士戴着草帽、穿着军训胶鞋,走进地里,一边挖着土豆一边向几十万围观的网友卖力地推荐。视频中朱有勇院士平易近人的形象、真实卖力的为农民脱贫而努力的样子无不在打动着无数网民的心。网友直言“良心主播”、“真院士”,也在体现着网民对朱有勇付出的认可与点赞。还有网友表示想为土豆扶贫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山海情》现实版凌教授
@江城王祖贤v:现实版《山海情》,种蘑菇换成了种土豆,一样是扶持农民发家致富。
@suda汽水_:想到了山海情那个种蘑菇的教授。
@营养师刘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给院士点赞,突然想到电视剧《山海情》凌一农教授。
2.点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真院士”
@陈小故:这是真院士,茅台还是歇歇吧。
@秋吉君:这样的院士才是我们需要的,而不是像某白酒的院士。
@大枣小枣都好吃:这才是真正的院士,脚下踩着土地,眼睛目视远方,致敬!
@张脑丸的铲屎官:这才叫院士呢 某白酒的看看清楚自己。
3.网友助力扶贫
@aaaA08aaa:不好意思没看到直播,我还想买,土豆还有么
@一小魔女莉莉丝一:怎么买啊?有店铺或者链接吗?支持一下。
@壹伍捌和壹捌捌:直播间在哪?我要去买土豆,再多来点这样的院士直播吧,最好是南方的水果,想吃。
来源:舆情中心
作者:刘艳莎(实习生)
编辑:白杨波
本文链接:https://yuqi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3/01/905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