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又陷入了一次重大的舆情危机——11月5日,广东潮州一位特斯拉车主所驾驶的Model Y突然失控,急速行驶2公里多之后,接连撞上两辆摩托车和两辆自行车,造成2死3伤。这一事故因其成因迷雾重重、后果极为惨重,迅速登上了国内各大网站和社交平台热搜头条,关于特斯拉刹车问题的争议也再次成为话题热点。
特斯拉“刹车风波”屡见不鲜
11月5日,广东潮州饶平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2死3伤,引起广泛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一辆特斯拉失控后高速行驶约2公里,接连撞上多辆自行车、摩托车,造成2死3伤。
事故发生后,涉事司机的亲属通过媒体及微博平台发声,表示经交警检测排除了驾驶者酒驾、毒驾的可能。事故发生前,驾驶者正准备停车,但制动踏板很硬无法停车,随后车辆突然加速,中途猛踩刹车毫无作用,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11月13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表示后台数据显示,事故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并一度保持100%;事故车辆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事故车辆行驶期间驾驶员四次短暂按下P档按钮,又快速松开,同时制动灯也快速点亮并熄灭。
同时,特斯拉方面也表示,目前警方正在寻求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还原事故真相,特斯拉方面会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也请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自2020年起,关于因特斯拉“刹车失灵”事故频繁被曝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下半年,因特斯拉车辆突然“刹车失灵”发生的事故有近十起,涉及车型包括Model 3、Model X和Model S。对于这些事件,特斯拉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多归因于车主“踩错刹车”。
特斯拉为何深陷舆论旋涡
面对风波,特斯拉的回应难尽人意。一方面是态度傲慢,一方面是行为傲慢,特斯拉屡陷风波,有网民表示“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看不到大家的质疑”,但特斯拉并未做出相应的措施。舆论的愤慨之于特斯拉,无异于网暴,而网暴之于特斯拉,已经太多太多了。从特斯拉产品交付开始,围绕在其身上的负面舆情就没有断绝过。以百度为主各大搜索引擎输入“特斯拉”关键词,除了自己买的广告位,几乎清一色各种事故,各种维权。
特斯拉起火了,特斯拉爆炸了,特拉斯失控了,特斯拉刹车失灵了……一次又一次,特斯拉不厌其烦地做出解释,类似碰撞导致、使用不当、长期使用快充、误操作等等。早在2021年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对类似于 “误踩油门” 的问题,已经苦口婆心的给出过建议。她说:“需要跟驾校以及交通部门联合起来,对特斯拉等新兴的车型,通过培训和加强教育的方式,避免在使用环节当中的误操作,从而达到杜绝车辆失控情况的发生。”
“碰瓷”是中国社会存在了一种社会怪相,每个人都深恶痛绝。就像特斯拉,几乎每一次都能拿出几乎无可挑剔的后台数据,可放着客观数据不看,中国车主遇到问题,就是要特斯拉担责,真的很无奈。去年上海车展沸沸扬扬的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特斯拉便公开了“维权”事件简要经过,称事主多次提到“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是刹车失灵就是作假”“颠倒黑白的太多了”以及“不退车就找媒体施压”等,特斯拉向有关方面提起诉讼,要求公开道歉和500万赔偿。
对于本月发生的这次事故,据媒体报道,第三方权威检测或需8万元费用,并且难度很大。有媒体在报道中引述检测机构的观点,称“特斯拉有自己的独立系统,虽然它使用了博世的制动,但最终的系统属于特斯拉,这与其他使用博世制动的品牌都不太一样”,并表示,“一般车辆的刹车、油门会有多个传感器,假设是车辆的传感器出现问题,后期再去鉴定,不保证能鉴定出来哪个传感器是否有问题。”据其经验,“我们也鉴定过其他车辆的刹车系统,但特斯拉是特殊情况。”
近年来,对特斯拉的负面舆情之多,媒体对特斯拉也多做批判性报道。今年7月,明星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发生车祸,事后特斯拉回应潇湘晨报:“现在具体情况需要等待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会有相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进行核实”,但至今尚未有明确定论。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纷纷表示“林志颖是专业车手,车技没什么问题,一定是车有问题”。从林志颖到潮州事件,舆情一边倒背后折射的是特斯拉公信力的下滑和口碑的消散。
反观特斯拉忽视口碑的原因,或与其企业发展目标有关。据中国商报报道,特斯拉多次降价“抢市”意图明显,其产品优势在不断崛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面前也变得不再明显,因此必须要做出改变。36氪也有消息称特斯拉不妥协的根本原因,或许在其企业根本逻辑在于增长是第一要务。
特斯拉如何走出被质疑的怪圈
对于特斯拉来说,今年将是个难忘的冬天。“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口碑的忽视、公关的傲慢势必给特斯拉带来影响,已有多家媒体预测特斯拉在未来的销量可能会受到舆情风波的影响。
在全球市场来看,特斯拉年度销量目标为150万,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为90.8万辆,与其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在中国市场近半年来,特斯拉已呈现增速放缓。2022年10月份,已经降价多次的特斯拉再掀起一轮降价潮。但此举并未明显拉动车辆成交量,其当月销量为17,200辆,位居10月销量排行榜第八名。相比于销量正在翻倍增长的众多新能源车企,特斯拉1-10月同比增长53.5%的销量成绩并不显眼。
爆款车型Model 3也已掉出2022年10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2022年1-10月中,Model 3位居榜单第五。特斯拉销量下跌原因错综复杂,其一是当下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产生了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销量数据;其二便是“没有公关部”的耿直作风未必适合中国市场。媒体公关存在的意义不止有宣传产品,还有打造品牌内涵、深化品牌价值、维护客户情感。其中,客户情感对品牌来说,可谓是一道至关重要的护城河。
一位行业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如今的销量增速放缓,也有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观感过于两极化,可以说“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中国市场给了特斯拉更为优惠的建厂政策、更加强势的造车产能、更受欢迎的市场表现,但付出往往需要回报,中国消费者也希望得到更加优良的产品表现、更为贴心的品牌服务。
屡次未得到彻底解决的舆论危机,让特斯拉与许多消费者之间欠缺了一个“以好感度为基”的缓冲地带。当现有的、对特斯拉保有好感的消费者群体市场饱和后,其当下对舆论的漠视导致的反噬才将真正来临。
在全民注重口碑效应的市场环境下,特斯拉“闭门造车”式的公关态度已难以安抚车主情绪。与其一味追逐“销量”“科技”等高端定位的“泡沫”,不如主动俯下身听听消费者的声音,注重舆情、回应关切,扭转公关态度,赢回长远口碑远比提升短期销量更重要,注重企业口碑效应,真正赢得消费者。
来源:红网
作者:舆情分析师柳纲辉
编辑:夏熊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yuqing-wap.rednet.cn/content/646655/65/1207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