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舆评 | “老痰酸菜”哪家产,官方通报应直言不讳
2025-10-28 18:04:52 字号:

舆评 | “老痰酸菜”哪家产,官方通报应直言不讳

酸菜.png

视频截图。

红网舆情中心(红网智库)出品

文丨张瑜

近日,辽宁网友发布在社交平台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家酸菜企业的生产车间中,一男子站在酸菜池中,用钢叉将酸菜翻动并铲至一旁,男子在工作过程中全程抽烟,并在酸菜池中随口乱吐。如此一幕,令人作呕。网民愤慨,称之为“老痰酸菜”。

10月27日,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此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啊啊.png

涉事地职能部门的动作非常快,“涉事批次酸菜已被全部扣押,未流入市场”,也令不少人放下心来。但是,仍有一个细节可能面临追问:涉事企业究竟是哪家企业?

实际上,早有媒体就此进行采访。但彼时,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复,“将由相关业务科室向记者答复”。而今,官方通报已经“到场”,但“问号”依旧没有拉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要看到,尽管涉事批次酸菜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基于朴素的现实经验,人们不免仍然存在忧虑——该厂员工在酸菜腌渍池中抽烟、吐痰的行为,刚好就此一次吗?其他批次酸菜,是否也被“污染”了?当外人都能发现卫生安全问题的时候,涉事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否存在重大疏漏,还有其他未被发现和曝光的问题?

既往难以改变,但对于消费者以及大众来说,知道了涉事企业究竟是哪家企业,至少能避免因“无知”而继续购买到自己本不信任、不想买的酸菜食品。

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出发,“点名道姓”,公布涉事企业的名称,属于履行监督执法职责。现实中,类似的通报案例也并不匮乏。并且,不能不看到,监管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处罚也不可能不断加码。将违规违法企业晒到阳光下,利于调动消费者和市场的力量,实现“严惩一个,震慑一片”,进而收获更好的治理成效。

现实中,一些地方在通报中“留手”,模糊了违规违法企业的具体名称,这不是个例。究其原因,可能是为了控制舆论影响,给企业以整改的空间,保护相关产业和地方声誉。

问题是,这种宽容有时候沦为了宽纵,削减了企业本该承受的代价,无法让其感受到该有的痛感,甚至对其他企业也形成了负向激励。如果“严管才是厚爱”的逻辑被认可,那么,对于违规违法企业恐怕同样应当如此。长远来看,这更有利于打造一个守规守法程度更高的经营氛围、产业环境。

“老痰酸菜”哪家产,不宜含糊不清,应当有一个答案。如此,官方通报中“绝不姑息”的表态,才会更为“可感”“可触。对于职能部门的治理成效,对于企业和市场的未来走向,消费者和大众也一定更有信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刘炜翔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